宛平城從來不是一座普通的城,盧溝橋也從來不是一座普通的橋。2016年宛平周邊地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樓房屋面平改坡及抗震加固工程。盧溝橋小區與宛平城一街之隔,據了解,盧溝橋北里小區是計劃經濟時代北京幾個老國有企業的職工分配住房,經歷了42年風雨的居民樓已經不能達到現今的抗震要求,專業機構鑒定后提出,這個小區必須進行結構加固改造。
盧溝橋北里小區是豐臺區在老舊小區綜改中首次采用“外套式”加固技術的項目。本次改造項目包括盧溝橋北里2號樓、3號樓、4號樓、10號樓、11號樓、15號樓,6棟老舊居民樓建筑面積總計2.3萬平方米,居民共計368戶,該小區的抗震加固改造工程設計由北京筑福集團負責。該技術讓小區在外觀美觀、符合抗震加固標準的同時,為每戶居民增加住宅面積約12平方米,使小區房價大幅升值。
4號樓的2層居民,在現場看了改建后的樓體,臉上的滿意溢于言表,他表示自己家的面積增加了10幾平米,盧溝橋這邊現在房子均價都6萬了,房子一下子升值了近80萬,屋子比原來敞亮多了,沒事就會過來看看施工進度,想趕緊搬回新家。其他居民也表示,增加的這十幾平面積不僅僅讓房子升值了,而且提高了生活品質,原來緊縮的空間,可以設計增加書房等空間了。
盧溝橋北里老舊小區外套式加固項目深受百姓追捧
(圖為豐臺區房管局副局長梁文斌接受采訪)
現場豐臺區房管局副局長梁文斌說,豐臺區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從2012年開始,采取分期分批方式對符合改造標準的老舊小區實施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折子工程和為民辦實事工程。
近年來,北京市很多老舊小區都進行了舊樓改造工程,外墻加固、加裝保溫層、粉刷墻面、更換窗戶、更新管線、規劃車位、街道綠化。這一系列的改造措施,讓很多老舊居民樓重新煥發光彩,解決城市老舊小區臟亂差,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升房屋價值。在今年3月30日進行的豐臺首個“外套式”加固改造工程開放日活動中,北京市市委宣傳組織的20多家媒體記者和十幾名居民代表親身感受了“心寬體胖”的老樓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