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抗震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總結過去的經驗,地震中對人們威脅最大的,是倒塌的建筑。所以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真的很有必要,建筑結構抗震加固不僅要考慮結構構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破壞情況并對其進行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承載力,更要考慮整體結構的抗震性能,抗震加固工作應按抗震性能鑒定--抗震加固設計方案--抗震加固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驗收等程序進行,這樣才能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的效果。下面加固公司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如何進行?
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已經成為當今建筑不可逃避的問題。地震引發的一幕幕慘劇告訴我們,倒塌的建筑往往都是由于抗震性能不達標,或建筑服役時間過長,導致性能下降所造成。類比建筑強度與耐久性下降,可以通過結構加固進行彌補的方式,是否可以通過專門的抗震加固來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呢?
一、抗震加固分析
事實上,通過加固改造的確能提高結構抗震性能。然而,結構抗震加固與常規結構加固,二者并不完全相同。要增強結構抗震能力,首先需要結構在地震中能夠有效抵抗側向荷載的作用,同時在保證整體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來緩解地震傳遞的劇烈能量,這點與常規加固存在較大的差異。
針對于不同建筑結構,抗震加固也存在不同的傾向。砌體結構變形能力不足且房屋整體性較差,當地震發生時,在往復荷載的作用下易發生大面積垮塌與嚴重破壞。因此在抗震加固中,要著重提高砌體結構的變形能力與整體性。
與砌體結構相對的混凝土結構,在地震中同樣會產生較大的變形與較嚴重的破壞。在整體性上,混凝土結構要優于砌體結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差主要體現在混凝土結構的側向承載力與變形能力不足。因此在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中,重點在于提高抗震承載力與整體變形能力。
二、抗震加固常用方法
由于砌體結構與混凝土結構在地震中存在不同缺陷與不同的加固重點,同時考慮基材的不同,造成二者在加固方法上也存在不同。砌體結構抗震加固,可采用鋼筋混凝土面層加固法或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來提高砌體結構側向承載力;也可采用增設圈梁構造柱加固法提高結構整體性來提高抗震性能等。
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中,仍可采用常用的碳纖維加固或粘鋼加固。碳纖維布加固與粘鋼加固,能夠有效從提高結構承載力的角度增強結構抗震性能。但利用這兩種方式時,需要注意抗震加固的原則:即在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時,要從提高房屋整體的抗震能力出發,防止因加固不當導致整棟結構的剛度與承載力分布不均勻,形成新的薄弱環節。利用碳纖維或粘鋼進行加固,必要時還需輔以其他方式來提高混凝土結構變形能力,從變形能力與承載力雙重角度來保障結構安全。
另外,在結構抗震加固中,我們不能忽視了材料對加固效果的影響。抗震加固可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僅需要考慮到地震往復荷載作用下的強度需求,也要考慮加固材料在荷載、環境等復雜因素的長期影響下,強度是否會衰減。由此可見,結構膠的長期使用性能與耐介質侵蝕性能在抗震加固中尤為重要,完善的安全性鑒定報告,將是判斷能否達到抗震需求的重要依據。